3月3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深理工”)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叶克强团队的《科学进展》上发表了最新成果。
此前,该团队提出“大脑中存在一条c/ebpβ/aep神经信号通路”的假设,认为该通路的激活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因素,同时它也影响着寿命的长短。
c/ebpβ起着调节营养代谢、能量稳态和脂肪分化的作用,它能增加脑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的水平;而aep是一种酶,它可将一些蛋白质剪切,这些片段逐渐聚集会引发阿尔兹海默症,逐步破坏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最终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证明猜想,团队使用小鼠模型,选择性地在大脑神经元中过度表达c/ebpβ以模仿衰老。
最终,研究发现,影响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转录因子c/ebpβ,对寿命的长短也有影响,c/ebpβ基因表达越高的小鼠,寿命更短,而携带更少c/ebpβ基因的小鼠寿命则更长。
论文通讯作者叶克强表示:“此前我们的研究发现,c/ebpβ/aep神经信号通路在驱动阿尔兹海默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阿尔兹海默症病情的加重,c/ebpβ含量逐渐升高,foxo1含量逐渐降低,这一全新发现将这一理论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扩展到了对生命周期的调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通过药物抑制aep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延缓衰老进程,延长人类寿命。”
该研究论文题为"neuronal c/ebpβ/aep pathway shortens life span via selective gabanerg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by foxo repression",已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j8658
p44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