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当前位置: » k8凯发棋牌 » 产经

揭开“谷爱凌带火万亿冰雪产业”背后的真相-k8凯发棋牌

分享到:
 chloe ma • 2022-02-16 10:34:58 来源:前瞻网 e18691g7

冬奥会,2022年第一场流量盛宴。

进入2022北京冬奥会的第一周,冬奥会及相关话题几乎“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霸榜”热搜榜单。据近日百度发布的《百度热搜·北京冬奥会大数据》,北京冬奥会的搜索热度远超前两届同期,相比索契冬奥会与平昌冬奥会分别高出1372%和558%,也超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历届夏奥会,比2021年延期举办的东京奥运会热度还高68%。

而在“世界级顶流”谷爱凌夺冠当日,激动的网友更是直接把微博服务器“挤”崩。一天内,谷爱凌相关的微博热搜话题达到了50个之多。短道速滑、冰壶、花样滑冰等项目持续占据冬奥会讨论热度高位。短道速滑退役选手王濛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接地气的解说风格成功出圈;武大靖、任子威、苏翊鸣等运动员更是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在冬奥场馆外,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成为了“史上最受欢迎的冬奥会吉祥物”,“一墩难求”现象火爆。

冬奥又值春节假期,“冰雪游”成为了虎年春节消费新亮点。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期上涨68%。携程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滑雪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4%,冰雪、滑雪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近40%。《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3200亿元。

乘着冬奥的春风,我国冰雪产业从“冷资源”华丽转身为“热经济”,可以说是“滑入快道”。然而短短几周的冬奥会结束后,“冰雪热”能否持续?

小小一片雪花,背后是万亿市场

据《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庞大的增量市场背后,是一条丰富多元的产业链。场地、装备、培训、比赛、体验、旅游……冰雪运动背后蕴藏的是无限商机。

冰雪运动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北方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产业化起步较慢,始终未能形成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冰雪运动,国家冬季运动管理局在20世纪80年代时提出了冰雪运动“北冰南展”战略,在南方一些省市迅速组建队伍、兴建场馆,调动了南方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使得冰雪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效开始逐步显现。2015年,中国北京2022冬奥会申奥成功,成为了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一大拐点。随后,国家相继发布《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政策,从冰雪细分产业各个角度阐述未来冰雪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全方位支持国内冰雪产业发展,中国冰雪产业火热爆发。

在场地装备方面,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截止2020年底国家冰雪运动场地共计1888个。而在2015年年底,我国冰雪场馆共计仅有800个左右。短短5年间,冰雪场馆数量翻了几番。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5年12月时介绍,二十年前,全国的滑雪场还不到10个。

冰雪场馆数量爆发式增长,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空前,同时也带来了冰雪装备以及冰雪设施的销售热潮。在雪场设施方面,《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滑雪场新增国产造雪机数量从2015年的50台,增至2019年的467台,同时逐渐缩减与新增进口造雪机数量的差距;在滑雪运动装备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2019年,购买滑雪装备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市场规模从40.33亿元增长到43.5亿元。

在培训比赛方面,我国的冰雪运动参与者中77.4%仍是初学者或一次性体验者,运动培训市场潜力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中国冰雪运动培训市场规模从162亿元增长至369亿元,总增长超过40%。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市面上的滑雪培训机构数量已达到130家,较2020年增长了两倍。

在冰雪赛事运营上,我国不断推进冰雪竞技类赛事体系建设,积极承办冰雪赛事。据统计,全国在2018/2019赛季举办冰雪赛事高达75场,创历史新高,较2014/2015赛季增加了160%。在“量”之外,我国承办的赛事也日趋丰富,大量承办包括红牛南山公开赛和万科松花湖冰雪马拉松等商业性赛事,积极引入国际大型冰雪赛事ip,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中国的冰雪光芒。

在体验旅游方面,近五年,随着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冰雪小镇的热度不断提高,当前冰雪小镇在冰雪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在冬奥会的积极影响下,我国冰雪小镇热度将持续升温。据国家体育总局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显示,在北京冬奥会、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冰雪设施全国布局等供需两方面刺激下,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至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至2020至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至2022冰雪季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从全国范围看,东西南北、一年四季、全面开花的“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型,未来冰雪项目会越来越多。

冰雪产业的热度延续了整个春节。然而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尾声,雪季即将结束,我国冰雪产业赛道的未来发展真的能够如同谷爱凌挑战1620一样顺利吗?

火热的冰雪赛道,势头或难持续

冰雪产业的万亿级赛道,并不如目前看来得那样平顺。正如前文所提到,我国的冰雪运动参与者大多为初学者和一次性体验者。而溜冰滑雪运动均有一定的难度,入门门槛较高,对不少初学者来说至少要经历两三个雪季才能基本上手。当冬奥的热度过后,雪道上还能有多少人坚持下来呢?

冰雪运动的门槛高,不止于学习难度,还在于装备费用。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若想认真学习滑雪,购置一整套中等滑雪装备需要上万元。即便是成年人,在长期使用之下,化滑雪装备的寿命只能坚持两三年,更遑论生长迅速的儿童滑雪者,频繁更换装备更是一笔天价的支出。在培训课程方面,杭州某滑雪体验店一对一滑雪私教课平均每节课价格在400-600元左右。按照一周两节课的频率来算,一年的花费在6万元以上。而根据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学习冰雪运动的费用相较于我国收入水平来说仍然是偏高。毕竟,有多少人能够承担得起动辄几千上万的滑雪支出呢?

外国咨询公司 rrc associates曾发布过一项关于外国滑雪者为何开始接触滑雪以及为何放弃滑雪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时间成本、场地成本以及装备费用等为滑雪者放弃的主要原因。

图片由 rrc associates 提供

除去入门门槛高、消费市场群体有限的潜在问题外,冰雪场馆的盈利模式也相对单一。目前我国的滑冰场大多依附于大型购物商场。短期来看,通过与商业中心的结合,冰场的娱乐运动属性更为明显,能够吸引到更多顾客。但从长远来看,冰场的运营有可能受到商场运营时间与客流量的限制,难以发展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中心,业务的转型升级或受限。

看完市场再来看看资本。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冰雪赛道的共发生54起融资事件,其中爆发点集中在2016年和2021年,分别是开始备战冬奥以及冬奥即将举办的节点。可以看出,资本对冰雪产业的青睐不过“昙花一现”。此外,冰雪类相关融资多数集中于早期融资,融资金额普遍不高。对于冰雪赛道的长期发展,资本仍处于观望阶段。

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国内滑雪行业渗透率不足1%,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数据接近10%;瑞士、奥地利则超过30%,滑雪在国内仍属于小众运动。可以说,我国的冰雪产业,仍在“初级道”上。

冬奥会的举办将冰雪运动的种子撒向了中国大地。在未来,这颗种子将会蓬勃生长,还是默默夭折?在冬奥驱使和人群更迭的时代下,冰雪产业所衍生的白色经济,能否成为一大新的消费趋势?业内人士对于其投资价值又有多大预期?

2月25日,前瞻经济学人即将举办2022年第一期趋势研讨会《解构冬奥趋势下的“白色经济”新奥义》,共同聚焦冰雪产业“热经济”!届时,将有超过30位冰雪产业资深人士莅临现场,围绕5大议题共同剖析我国冰雪产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点击下方图片即可直接报名)

参考资料:

[1]《百度热搜·北京冬奥会大数据》,百度

[2]冬奥会激发春节冰雪消费热潮,中国体育报

[3]从“十三冬”看中国冰雪产业的“黄金时代” ,新华财经

[4]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冰雪场馆数据出炉,结合数据看产业发展,olympjoy

[5]《2021年中国冰雪行业研究报告》,头豹研究院

[6]深度报告:中国的冰雪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体育bank

[7]“三亿人上冰雪”瞄准万亿产业规模,滑雪装备人均花费万元起,南方都市报

[8]冬奥会带动冰雪产业链发展,国家体育总局

[9]《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mob研究院

[10]why people try skiing and why they stop skiing,braveskimom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k8凯发棋牌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5 q7

分享: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咨询专线:400-068-7188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w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