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美国 2020 秋季研究生入学人数不降反增
《泰晤士高等教育》10 月 18 日报道,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本月发布了美国研究生入学和学位获取调查报告,涵盖了 668 所美国高校的相关数据。报告显示,相比 2019 年,美国 2020 年秋季研究生申请人数增加了 7.3%,总入学人数增加了 2.5%,首次入学的研究生人数增加了 1.8%。
接种新冠疫苗也能预防其他冠状病毒,为研制出“通用”冠状病毒疫苗奠定理论基础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首次表明,接种某种冠状病毒疫苗和先前感染某种冠状病毒可以提供针对其他类似冠状病毒的广泛免疫力,这一最新发现为研制出通用冠状病毒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疫苗将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疫情。
210多个科技项目亮相2021年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
10月19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北京会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了以“高质量创新创造 高水平创业就业”为主题的主题展,展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和创新创业工作成效,也展示了210多个创业项目和相关服务机构。
重大突破!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刚刚,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试车成功。该发动机直径3.5米,推力达500吨,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华人教授胡安明将在美复职,并获工资补偿与实验室重启经费
根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utk)已向此前被判无罪的加拿大籍华人学者胡安明提出,恢复其工程学终身教授职务,支付其自 2020 年 2 月被逮捕后的工资,并将在未来 3 年内向胡安明提供 20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用于重启实验室。
破局罕见病诊疗困局,罕见病科普专家团成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子昂健康共同成立“人民名医与子昂智库罕见病科普专家团”。成团后的专家将会同时入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平台等,分享宣传罕见病防治知识,分享罕见病前沿学术成果,面向大众普及科学、权威、实用的罕见病知识,提升公众对于罕见病知晓率,从而使更多罕见病患者获益。
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开园投运
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10月18日正式开园投运,并成立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宜兴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寿彬说,“今后,我市将举全市之力加速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力争将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
第二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峰会在京举办
10月18日,第二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峰会在北京园博园举行,来自玉米全产业链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北京,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蔬菜种业峰会在园博园举行
10月18日至22日,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丰台区人民政府、中国种子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园博园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峰会之一,北京蔬菜种业峰会于10月18日下午举行,本届峰会充分发挥种业会展平台作用,立体化、全方位展示蔬菜种业发展水平,共同谋划蔬菜种业高质量发展。
国创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电驱动)创新拉力赛命题正式发布
为推动先进电驱动相关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加速和发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联合厦门市政府共建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厦门国创中心),并举办主题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先进电驱动创新生态”的首届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电驱动)创新拉力赛。
我国煤炭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今冬明春煤炭供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多措并举,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煤炭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日本京都大学将关闭全球领先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 10 月 15 日报道,因前任所长松泽哲郎 (tetsuro matsuzawa) 滥用政府资金,日本京都大学计划解散其著名的灵长类动物研究所 (primate research institute, pri)。2022 年 3 月前,该大学将把 pri 的研究小组转移到其他研究所和大学部门,原来的 12 只黑猩猩和数十只猴子将被继续用于研究,但会逐渐缩减 pri 的运营。
以蚂蚁为灵感,科学家造出四条腿机器人
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电气工程研究人员从蚂蚁的行为获取灵感,开发出能够穿越复杂地形的小型群体机器人。机器人由 3d 打印机制造,长度为 15 到 20 厘米,配备锂聚合物电池、微控制器和三个传感器,并且和可以互相连接。它们甚至可以检测路径上的缝隙,用身体搭建一座桥。
用巨型机器清理大量海洋塑料
荷兰发明家 boyan slat 在 18 岁时候立志要清理海洋塑料。上周他带领自己的 ocean cleanup 团队从太平洋上移走了近 2 万磅的塑料。他们创造的装置名为 jenny,是一个 330 英尺长的漏斗状漂浮网。两艘船以 1.5 节的速度拖着它穿过海洋,而洋流将塑料推入网中。
地球磁极曾在8400万年前发生偏移
最近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重新对意大利两处包含该组灰岩的地层剖面进行了精细、连续的采样,并得到了高分辨率古地磁证据。证据明确且有力地指示,约8400万年前,磁极曾相对岩石圈偏移了约12°,随后发生了“往返”振荡,即磁极相对移开,又快速返回到原始位置。
天文学家提出整个太阳系被一条巨大的磁隧道所包围
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太阳系周围有一条巨大隧道状磁场。研究团队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从地球上看的射电天空是什么样子。他们推测这条磁隧道距离太阳系大约 350 光年,近 1000 光年长。未来该团队希望了解磁隧道在银河系中扮演的角色,因为磁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必须相互联系。
曲靖古鱼王国再现4.2亿年前最大漫游憨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生孟馨媛在副研究员盖志琨指导下,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以封面文章发表了对4.2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漫游憨鱼新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时隔30年后,最大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再次现身云南曲靖“古鱼王国”,并揭示出其具有现生魔鬼鱼一样的腹面鳃孔,为探讨盔甲鱼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重要资料。
以跑鞋材料为灵感的 3d 打印设计可保护建筑物免受冲击损坏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生物塑料用 3d 打印成独特的几何形状,使其具有很强的抗撞击和抗负荷能力。这种几何形状的能量吸收能力相当于在建筑墙壁上覆盖一层 20 毫米厚的加固复合材料保护层,可承受以 60 公里/小时行驶的汽车的冲击力。这项发明还可以抵抗气体爆炸、地震、风力等引起的冲击能。
厦门大学:张晓坤教授团队发文揭示衰老相关分子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张晓坤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期刊的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重要创新成果。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孤儿核受体 nur77 能够发生相分离、进而通过相分离介导了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发现了这一机制在衰老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理功能。
新研究观测到活跃黑洞的热气体演化细节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观察到来自活跃黑洞的热气体的演化细节。这些结构让人强烈地联想到火山喷发产生的烟雾流。此类黑洞的活动对星系演化和黑洞所在的星系际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结论发表在18日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哈工大科研团队提出“抗生素污染环境”k8凯发棋牌的解决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郭婉茜教授团队首次系统探究了应对抗生素潜在胁迫,厌氧污泥微生物生理功能和群落变化对于抗性基因迁移转化的影响,提出了厌氧污泥混合体系中微生物对抗性基因发展和调控的机理,为今后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控制提供了有益思路,为解决抗生素带来的环境风险提供了新方案。该成果于9月17日发表在环境领域期刊《水研究》上。
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在微流控高通量筛选塑料解聚酶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该团队报道了基于微流控超高通量荧光激活液滴分选平台(fluorescence-activated droplet sorting,fads)的塑料解聚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工作。该工作优化了高通量筛选平台性能以及与环境样品筛选的兼容性,筛选通量达 1000 液滴/秒,分选准确率达到 99.95% 以上。较传统筛选手段而言,fads 提供了海量微生物和酶突变体单细胞精准筛选的新平台。
相对论版本的mond理论可以解释宇宙微波背景
近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受到mond理论的启发,建立了一种相对论引力理论。和mond理论一样,该理论假设有两个场弥漫于整个宇宙,在近距离上两者表现出引力的性质,在较远距离上则与传统的广义相对论有所不同。新提出的理论与观测到的引力透镜现象相吻合,并且可以复现宇宙微波背景。研究人员表示,对引力波和星系团的观测可以进一步验证他们的理论。
禁食能巩固热量限制带来的有益效果
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能促进动物的健康老龄化。最近有研究表明,每天禁食一段时间有利于代谢和延长寿命,但相关研究并没有有效地分离热量限制和禁食的作用。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的研究通过设计多种喂食方式,将热量限制和禁食的作用分隔开,并指出只禁食就能得到与热量限制类似的有益效果。
原子在非晶材料中以“五角双锥”结构排列,推翻学界传统认知
自 1952 年起,科学界一直认为液体或非晶固体中原子和分子通常以 13 个为一组的二十面体结构排列。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首次确定了原子在单原子非晶固体中的三维位置。该研究观测了 3 种由单种原子组成的材料(一种钽薄膜和两种钯纳米颗粒),均发现最常见的原子排列方式为 7 个一组的五角双锥,而非通常认为的二十面体。
因为气候变化,花粉季开始得更早持续时间也更长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温暖的气候使花开得更早,相应地,花粉季较以往开始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而 co2 浓度升高也会使花朵产生更多的花粉。对于花粉过敏者而言,这意味着眼睛发痒、喷嚏不停、流鼻涕的日子也会更多。menzel 团队以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为研究对象,利用散布在该地区的六个花粉监测站分析数据,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allergy 期刊上。
彻底抛弃性行为,“纯洁”的它要怎么繁衍至今
几乎没有哪种真核生物完全放弃了有性生殖。但是,有一种生物却不“循规蹈矩”。最近,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文章指出,一种叫新小奥甲螨(oppiella nova)的节肢动物也许能且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并已经持续了至少几百万年。
探索记忆的百年之谜,为什么有些气味总让人回想起过去
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线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的神经科学家首次在大脑的记忆中心——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找到了一类特定的神经元,发现它们负责获得新的关联记忆,并且发现了控制这些关联记忆神经元的方法。
如果存在第二种暗能量,宇宙可能会年轻10亿岁
arxiv上公布的两篇独立的研究显示,从它在2013年到2016年间收集的数据中,研究人员或许首次找到了这类“早期暗能量”(early dark energy)的迹象。今天测量得到的宇宙膨胀速度,和早期宇宙的数据不匹配,而如果“早期暗能量”的发现能被确认,科学家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用早期暗能量模型来解释act观测到的cmb数据,宇宙的年龄将会是124亿岁,比用标准模型计算出的138亿岁小了11%。
自然灾害导致针对儿童的暴力事件增加
在自然灾害期间,正常社会结构和社会安全网的破坏将极有可能导致针对儿童的暴力事件增加。7月12号发表在《bmc公共卫生》(bmc public health)上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以改进暴力预防行为的设计,和专门制定适合自然灾害环境的干预措施。作者ilan cerna-turoff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其研究的重要性。
制作可乐冰沙的原理,能让“超冷冻”的心脏复跳?
如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能让心脏组织保存更久的办法,使得心脏组织在零度以下储存3天后,还能成功复苏。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这种操作叫做“等容过冷”。你也可以做到类似的事,比如把一瓶摇过的可乐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几个小时后便会得到一瓶“超冷冻”可乐。
婴儿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比成人高10-20倍
在一项新发表的小型研究中,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粪便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浓度从 5700-82000 ng/g 不等,中位数为 36000 ng/g,这个数字是成人的 10 到 20 倍。pet主要用于生产纺织纤维、水瓶和手机套等日用物品。
人类可能已经探测到了超低频引力波
在10月18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表示pta可能已经探测到低频引力波的迹象,但仅凭pta数据不足以区分不同的信号来源。而与欧洲航天局的盖亚任务等观测数据结合,有助于探测超低频引力波、理解早期宇宙生成和天体演化,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独特价值。
大脑是如何在城市内导航的
两个地点之间直线段最短,但在城市里走路很难完全走直线,所以人们需要重新规划路线。如果用智能手机或gps设备来导航,系统会根据储存的地图,优化出前往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而大脑规划路径的方式,与那些设备不一样。近日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在导航时并没有计算“最短路径”。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白矮星“一闪一闪”
白矮星是中低质量恒星在氢聚变反应结束后形成的天体。部分白矮星会与另一颗恒星组成双星系统,从其伴星吸取氢和氦,形成吸积盘,使自己变得更亮,这被称为“吸积白矮星”。吸积白矮星的光度一般是恒定的,显著的光度变化发生在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尺度上。而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观测到一颗吸积白矮星的光度在30分钟内急剧变化。
全国高校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近日,全国高校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暨全国高校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全国47所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教师代表与会并围绕“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研讨。
南开大学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全国共20所高校入选,南开大学榜上有名。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遴选与建设,是为增强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提升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获颁“陈耀祖有机分析突出贡献奖”
10月17日-18日,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和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获颁“陈耀祖有机分析突出贡献奖”。
p28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