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当前位置: » k8凯发棋牌 » 产经

有些苹果,嘴上说face id是未来趋势,背地里想方设法带touch id回归!-k8凯发棋牌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0-11-17 15:10:54 来源:前瞻网 e4968g0

商业公司的每一次收购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预谋,2012年,苹果以3.56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专注于指纹读取和身份识别管理软件的authentec。2013年,iphone 5s成为首款采用指纹识别touch id的智能手机。

反观那一年,国内安卓手机市场还是属于“中华酷联”的,用户解锁手机是各种复杂的手势或者密码,在芯片、屏幕急需追赶之下,如何解锁手机似乎不是首先要考虑的。而苹果带着安全、方便的touch id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智能手机的打开方式。

苹果touch id指纹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当时,有几种不同的指纹传感器技术,其中光学和电容式指纹传感器是最常见的。光学传感器用数码相机把你的指纹拍成照片。而光学传感器中存在棱镜,其体积较大,一般为半导体的几倍甚至10倍大小,限制了其在小型设备上的应用,多用在考勤机、门禁上。

于是,苹果的touch id选择了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利用了人体皮肤的一个便利特性:皮肤的外层(真皮),也就是你的指纹,是不导电的,而它后面的皮下层是导电的。这意味着它不是读取你手指上的死皮,而是表皮下新的活皮。这使得它不太可能被假指纹、断指和其它科幻间谍电影的招数所欺骗。

当你触摸touch id时,它会测量指纹凸起部分产生的微小传导差异,并利用这些测量结果形成图像。touch id还会根据三种基本指纹类型(弧形纹、箕形纹或斗形纹)将指纹分类,绘制小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纹路的具体细节,甚至会检查因毛孔和边缘结构造成的纹路方向细微差异。

苹果把电容指纹识别器嵌入了home键,由纯净、最坚硬的材质蓝宝石水晶制成,并增加了一个钢环,帮助减少信号错误。据猜测,这个环很有可能还会给手指增加一点电流,帮助增强和清洁信号。

此外,touch id也无需考虑方向问题,可以从360度读取你的指纹。根据苹果公司的说法,你永远不会拿错。你可以通过反复用手指按住home键来训练touch id,每次你使用它,它就能更好地识别你的手指。你还可以训练touch id识别5个手指,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等。

这对于某些环境非常重要:例如,管理员管理企业的大量设备,或者在多个用户可能需要访问同一设备的家庭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设计。touch id赢得了用户的喜爱、信任,成为iphone又一“杀手级”功能,引领了指纹识别潮流,无论安卓手机是后置、侧面、中规中矩的正面,都得跟在苹果后面乖乖叫大哥。

苹果为什么砍掉touch id?

2017年,苹果iphone迎来十周年,经历了多年来外观“炒冷饭”,乔布斯定律沦为简单粗暴的变长变宽变大后,特殊年份急需一部彻底重塑过往的iphone。于是,留着“刘海”的iphone x带着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使命面世了。全面屏让人又爱又恨,但一个变化却立刻引起了大众恐慌,与home键一起消失的还有touch id,取而代之的是全新面部识别系统——face id。

关于苹果在iphone x上去掉了指纹传感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仍有一些争论。有传言称,苹果曾试图在iphone x上增加一个屏下指纹传感器,但未能及时将该技术投入批量生产。尽管苹果后来澄清,从未计划在iphone x上增加任何类型的指纹识别功能,但几乎所有人都是“鲁豫脸——我不信!”

其实,在iphone 7上市时,home键就已经改变了,它采用的是一个能够扫描指纹的触觉反馈按钮。到了iphone x的发布会上,全世界都知道未来没有指纹识别了,因为苹果强调face id是确保设备长期安全的一个更好的替代选择。

但苹果力求变革的全面屏或许才是首要原因!经典的屏幕内指纹传感器采用在显示屏表面下方插入传感器的方式。通常,它是一个光学系统,使用led技术和光敏二极管来捕捉指纹的细节。一般来说,电容系统是首选替代品,但如果你想设备正面拥有一块完整的显示屏,那么,光学系统才是唯一出路。

矛盾的是,光学系统需要为组件留出更多空间,这意味着手机更厚,而苹果天生讨厌砖块手机。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电容传感器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主要产品。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学传感器的尺寸也在不断缩小,现在,它能做到与触摸屏一起使用了。2017年的一项专利申请让很多人认为苹果将在其新手机系列中使用这项技术,但他们错了。2018年,流言四起,人们认为xs系列将配备屏下指纹传感器,但并未发生。

而另一面,国内安卓厂商在光学指纹技术上开始弯道超车,纷纷在新智能手机上采用屏下指纹传感器。例如,一加6t智能手机成为美国首批使用新传感器的设备之一。小米mi 8pro提供屏幕传感器和面部识别功能。也有使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比如vivo v11。三星在galaxy 10系列的第三代手机中用上了超声波屏下指纹传感器。

2019年,三星、华为、oppo和其它安卓智能手机品牌都用上了屏下指纹传感器。将生物识别传感器从设备背面移到屏幕下方,使其隐形,其好处一目了然。早期的屏幕内指纹传感器方便、可靠、具有未来感。

到2020年,屏幕内指纹传感器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旗舰产品的一项标准。与前辈相比,最近的屏下指纹传感器技术在传感器的物理尺寸方面更加快速和宽大。

苹果有从大哥沦为小弟的风险,face id变得尴尬起来,尤其是用户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舒服,不得不举着手机以奇怪的角度解锁,而在reddit上“你怀念touch id吗”的帖子下有着上万的讨论,不乏用了一年iphone x还是touch id好的感叹,以及对于touch id和face id为何不能同时拥有的灵魂拷问。

遥看2017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意气风发地介绍iphone x上的face id,大谈面部识别才是未来的趋势,所有设备都要取消touch id,一时之间,touch id弃如敝屣。事实证明,苹果说得再多,最终还是绕回到了原来的路上。还记得乔布斯说过,苹果永远不会生产平板式iphone手机吗?而我们都知道,老乔走后,iphone一年比一年长。

口是心非,傲娇如苹果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在公开场合上,苹果不遗余力地宣扬未来是属于face id的,但背地里仍在悄悄发力,想以不同的方式让指纹传感器回归。

根据patently apple在2018年公布一份专利,苹果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可以让苹果在不需要home键的情况下为设备增加指纹读取功能。如上文安卓厂商的方案一样,苹果的新专利也涵盖了这一技术,k8凯发棋牌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但最终呈现是一样的:用户解锁iphone、打开一个应用程序,或验证一笔移动支付时,只需把手指放在手机的显示屏上。

据patently apple的解释,苹果的k8凯发棋牌的解决方案类似于当时国内安卓厂商上采用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器。它利用放置在显示屏表层下面的几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对用户来说是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显示屏捕捉指纹的3d图像数据,从而做到身份验证。

patently apple写道,“根据专利图27,我们可以看到多个摄像头,用来确定用户手指指纹模式的3d结构,而控制器与图像传感器配合,测量皮肤表面脊谷纹上的斜率。” 

毋庸置疑,这是苹果一贯的做法,喜欢在实验室中闷头构思大量从未见过天日的技术,这项专利中描述的技术也可能是这种情况。

而这样的爆料,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愈演愈烈,包括郭明錤在内的知名苹果分析师做过许多预测。郭明錤在2019年预测,苹果将在2021年发布至少一款配备屏下指纹识别的iphone。这可能意味着iphone 13上有某种类型的touch id实现。

不过,尽管有迹象表明苹果将继续开发屏下指纹传感器,但这些传言尚未成为现实。

直到最近,爆料者@l0vetodream在推特上表示,苹果仍计划通过一种屏下机制,将touch id重新带回iphone。另一爆料者jon prosser指出,“mesa”是touch id的内部代号。“uts”代表屏幕下。

今年6月初,patently apple发布了一篇题为“三星申请了一项针对屏下指纹id智能手机oled老化问题的专利。”虽然老化在智能手机上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就连苹果也对这个问题发出了警告。如果屏幕下有touch id,这个问题可能会更明显。

7月,appleinsider发现了两份与该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第一个是光学传感器系统,可以嵌入到设备的显示屏下面。第二种个是光学指纹检测系统。虽然像这样的专利很难预测,但它增加了早些时候关于苹果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更新touch id的传言的可信性。

据彭博社报道,这一新版本的touch id不会像目前的屏幕内认证技术那样有很多限制。 “即将推出的指纹识别器将嵌入屏幕中,让用户可以在显示屏的大部分区域扫描自己的指纹,而且它将与现有的face id系统协同工作。”

一些专利申请也表明,苹果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一台设备上同时使用face id和touch id。此外,还有供应链报告显示,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可能准备推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最后,许多轰动也许是“一夜之间”,但一些技术却需要酝酿十年才能成为主流,这其中的反反复复不足为外人道也。而苹果公司一直所坚持的是,不需要成为第一个将一项技术推向市场,但如果能用一项独特的技术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足以!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k8凯发棋牌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8 q0

分享: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咨询专线:400-068-7188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w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