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爆发非洲猪瘟第一起疫情以来,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努力攻关创制出有效、可大规模应用的疫苗。
(图文无关)
日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在线发表的题为”a seven-gene-dele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n pigs”的研究论文显示,非洲猪瘟疫苗已创制成功。
具体来看,他们惊喜地发现,将一株人工缺失七个基因的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用在家猪的身上后,竟然获得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减毒活疫苗的最大关注点是疫苗种子病毒是否可以在接种动物的复制过程中转化为强毒株,hlj/-18-7gd这种早期的活疫苗是通过细胞培养中的连续传代或从自然分离得到的弱毒株而开发的。
评估表明,已删除了七个基因的一种病毒,即hlj/18-7gd,已在猪中完全减毒,不能转化为强毒株,并为猪提供全面保护,使其免受致命的asfv攻击。结果表明,肌肉注射后,hlj/18-7gd病毒仅在猪的某些淋巴结中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而在猪的血液或任何其他器官中没有出现。
这也意味着,hlj/-18-7gd很可能是一种抗asfv的安全有效疫苗,有望在控制asfv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团队还证明,该疫苗株可在spf猪原代骨髓细胞高效培养,一头健康仔猪的原代细胞能制备出至少20万头份的疫苗,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
论文中透露,中国的生猪产量占全球生猪总数的50%以上;但是,中国有超过99%的养猪场是小型养猪场,每年只生产500头以下的生猪,而且这些养猪场通常没有生物安全措施。由于没有疫苗,恢复生猪生产不太可能成功。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动物疫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动物疫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动物疫苗行业未来...
p21 q1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