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榜单
2017年,375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合计gdp为18.6万亿元,超过同期全国gdp的五分之一;税收收入3.3万亿元,接近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四分之一。同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回稳;2017年,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的gdp同比增加8.8%,高于全国gdp增速近2个百分点,其中经开区增速为9.9%,高新区增速为8.3%;税收收入同比增加12.6%,高于全国上缴税收增速近2个百分点。
12月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揭晓了2018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在“持续发展竞争力”层面的综合排名百强榜。其采取的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指标具体如下。
从榜单上看到,位于前5位的园区分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8年百强园区区域分布情况:东部领先局面不变,中部增长缓慢,西部增速喜人
百强榜东中西部园区入选数量分布基本稳定,2017年百强园区分布情况为:东部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与2015、2016年区域数量分布基本相同。从平均得分及增速来看,2017年百强榜东部产业园区平均得分(0.327)均高于中部(0.311)和西部产业园区(0.297),但西部园区的平均得分增速(3.1%)均高于东部(2.5%)和中部产业园区(0.46%)。
2013-2018年百强园区地区分布情况:大部分省市表现较为平稳
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政府、开发公司、企业。其中政府对园区的作用需要向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二元管理体制去转变,开发公司应以土地开发和对外开放为中介,而企业则是赋能园区的动力来源。
通过整合2012-2017年中国百强产业园区的地区分布情况发现,江苏、山东和广东三个地区的园区发展较好,连续6年保持前三名的地位没有变化。此外,近两年大部分省市的入选百强产业园的园区数量变化不大;辽宁、河北、湖北、重庆的入选园区数量均减少1个,而福建、江西、内蒙古、海南入选园区均增加1个;内蒙古的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南的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首次进入百强园区。
历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汇总
近6年,百强榜产业园区总体情况稳定,前三甲仍未变动。76家产业园区连续6年入选百强榜,15家产业园区连续6年入选百强榜前20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产业园区连续6年入选百强榜前10强。百强榜前3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连续6年未变。因篇幅有限,仅展示近三年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百强榜单汇总情况。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 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产业园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产业园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产业园区行业未来...
p18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