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仕国际旗下的天仁茗茶居中国香港地区茶饮市场龙头之位已久。发行价1港元,与其他小市值港股相似,头两天暴涨、随后却逐渐“走衰”。本文从财务资料和经营情况入手进行分析。
股价“向衰”:净利折半、现金减少、股东回报降低、偿债压力加大
2018年3月14日,宾仕国际登陆港股市场第一天,股价最高被炒至4.05港元。两天的暴涨之后,这一小市值股票的价格开始下降,终于在10月跌破发行价。10月29日收盘时,宾仕国际股价报0.73港元/股。事实上,2018年5月时,在71家港股食物饮料行业公司中,近半数公司股票沦为“仙股”,部分公司甚至处于长期停牌中,停牌天数超过一年以上;也有近半数的港股食物饮料公司股价低于1港元,显然在资本上并未受到过多投资者的青睐。
宾仕国际最开始做批发玩具生意,1990年就在香港以“宾仕洋行”的商号开了店铺,主要业务是在香港地区分销国外玩具品牌。1996年,公司看好中国香港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于是转型做糕饼、糖果等食品的分销;此后宾仕国际经营的产品逐渐覆盖到蛋糕、酥饼、饮品冲泡粉、肉干产品、茶叶、面条以及调味料等。2012年,宾仕国际开始进军零售业务,将“天仁茗茶”引入香港,并在铜锣湾开了首家“天仁茗茶”店面。由于产品大受欢迎,宾仕国际以自营方式继续在香港开店,截至2018年上市前共有32家“天仁茗茶”零售店分布在香港;2018财年末(即2018年3月31日),香港地区共有33家天仁茗茶店。由于天仁茗茶是宾仕国际的主要业务,宾仕国际因此也被称作“港式奶茶股”。
宾仕国际招股说明书只公布至2017财年结束的数据。2017财年,宾仕国际收益(即营业收入)达3.68亿港元,同比增加22.8%,增幅加大;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即净利润)达28.3百万港元,与2016财年一样达到30%以上的增幅。而2018财年,虽然收益继续保持近23%的增幅,但年内溢利较上一年却减少了一半。财报资料显示,净利润折半主要由于股份发行费用、销售及分销成本和行政开支大幅增长所致。
宾仕国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2016财年以来一直下滑,2018财年末,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69百万港元;虽然净现比(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在2018财年有所回升,但盈利质量仍不如从前,集团的经营现金创造、回收能力已不如从前。
从盈利情况来看,宾仕国际毛利率始终在25%上下,净利率、roe在2018财年由于净利下降、股东权益扩大一倍而分别突然降至3.1%额14.09%。
前瞻产业研究院选取了港股市场与沪深市场中的食品饮料股票。通过对比发现,处于小市值、小体量状态的宾仕国际,毛利率相对处于低位,而招股说明书中天仁茗茶的毛利率甚至更低;净利率在港股市场中高于中值、低于均值,却低于沪深股市食品饮料板块的行业中值与均值。这也从侧面说明,相对于沪深股市,港股的食品饮料板块分化差异更大。
宾仕国际的固定资产、非流动负债相对较少,2018财年内上市对其较重的资产结构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但由于流动负债较多(应付账款及票据与短期借款增加较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比例降由2016财年的42.34%降至15%,宾仕国际的短期偿债压力因而加大。
业务逐渐压重零售,天仁茗茶“独挑大梁”
宾仕国际业务分为分销业务和零售业务。
就分销业务而言,宾仕国际主要向中国香港零售商例如连锁超市、药房、便利店及百货公司等分销及营销 多元化的海外食品及饮料产品组合。截至2018财年末,集团能够供应逾100个品牌合共约7000个sku的食品及饮料产品,包括市场畅销的“味觉糖”及“新东阳”产品。
零售业务方面,“天仁茗茶”是宾仕国际的最大收入来源,2015-2017财年,天仁茗茶的收入占宾仕国际零售业务总额比例分别为92.2%、90.6%、88.9%。可以说,天仁茗茶为宾仕国际的命脉。同时,“天仁茗茶”作为宾仕国际的旗舰零售品牌,占据了香港地区连锁茶饮市场的最大份额。根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按销售额计算,“天仁茗茶”在香港地区连锁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3%。
除了天仁茗茶,宾仕国际在香港地区推出了其他新品牌经营食品饮料业务,如“彻思叔叔”蛋糕店、“九汤屋”拉面馆、“hotel chocolat”巧克力等。
宾仕国际不断向零售业务压重。截至2018财年,分销业务收益增至约255.4百万港元,约占总收益的56.5%;零售业务收益比例增至43.5%。同时,天仁茗茶在香港地区店铺数量达33家,其他品牌店铺只有2、3家,可见集团对天仁茗茶业务的看好与期待。
再进一步看天仁茗茶的业务情况。天仁茗茶饮料产品的平均售价于2018财年轻微上升,主要由于通胀及原材料成本和租金开支上涨。同时,零售店数目增加、天仁茗茶的饮料产品平均每日销量增至20.8千杯,说明目前的天仁茗茶仍有上升空间,并未达到市场饱和。但是,天仁茗茶副产品的售价在折半之后维持26港元上下/件,平均每日销量在2018财年与上线保持相同规模,排除店铺布局和战略上的因素,是否说明天仁茗茶品牌效应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仍集中于饮料产品上呢?
2018年8月,集团拟终止其以“彻思叔叔”品牌名义进行的零售业务,并关闭其3间现有零售店。截至2018财年末,彻思叔叔业务产生收益约760万港元,约占该集团总收益的1.7%,但同年因其收益减少、运营成本高企,经营出现了约10万港元的亏损。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的3个月内,彻思叔叔业务产生收益约140万港元,约占该集团同期总收益的1.1%,较上个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12.5%;期间经营亏损为约4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经营亏损约10万港元增加四倍。“彻思叔叔”这一多品牌战略的分支之一至此失败,相关业务终止预计于2019年2月完成,由此,宾仕国际零售业务是否会更加缺少多元化布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宾仕国际在香港开设天仁茗茶连锁店是得到台湾天仁茶业的授权。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于台证所上市;其财务资料和经营情况可以提供很好的一个参照。
2004年上市后,天仁茶业股票价格不断上升,在2014年达到最高。2015年前后,新一波台湾“食安风暴”扫向茶叶,由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安危机,全台手摇杯、茶饮名店、咖啡馆几乎无一幸免,天仁茶业及当地天仁茗茶也被卷入。加之2015年末的股灾,天仁茶业股票价格逐步下跌。天仁产业商品主要是茶叶和茶点,结构单一,随着新式茶饮的同类替代品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激烈,2018年10月30日早市休盘前,天仁茶业股价报36.75新台币/股。从经营数据来看,2014-2017年,天仁茶业的营业收入位置2100百万新台币的水平,毛利率、税后净收益也就是净利润也在下滑。
由此,前瞻认为,天仁茗茶的饮料产品作为新鲜事物热度很高,但在同类产品不断涌现、人工和店铺成本不断上升的点下,竞争将愈加激烈。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宾仕国际经营策略或需调整以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而天仁茗茶被宾仕国际寄予厚望,还需继续发挥品牌效应,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 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新式奶茶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新式奶茶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新式奶茶行业未来...
p37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